第六十三章归京_大明1860
红人馆 > 大明1860 > 第六十三章归京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六十三章归京

  大明边军三十万,京营二十五万,内陆巡防营七十余万,加上数万水师,合计一百三十万。

  对于一个人口超过三亿的大帝国,这点兵马数目只能说勉强够了,但年支出却超过八千万。

  世祖朝把吏收编为官,使得一县吃皇粮的多达三五百,官吏总数超过八十万,年支过亿。

  但冗官问题看似严重,实际上却是生产力发展,不得不对社会进行精细管理。

  所以但凡动次兵,或者发大灾,朝廷就得发一次国债,故而年年利息攀升,盈余只能抵息。

  那么解决的途径呢?

  在朱敦汉看来,只有两种,对内和对外。

  对内就是内卷,立宪派主张的限制皇商,对数百家皇商增税,一年少说能多收千万。

  除此以外,朱敦汉还认为对金融业、海商增加个人所得税,也能捞個一两千万,初步解决财政困境。

  英国财政多次危机,就是靠征收个税缓过来的。

  对外就更简单了,加强对诸多藩国的控制,尤其是资源项目,六十一个藩国,仅仅是刮一层油就不是小数目。

  别的不提,分封在菲律宾棉兰老岛的齐国,金矿、银矿开采了近两百年,不知多富裕。

  即将到来的二次工业革命,石油将会成为硬通货,东南亚可有不少。

  这些资源一旦收归朝廷,财政不知攀升到什么数目。

  只是可惜,藩国虽然也开拓成熟了,但大明却处于王朝后期,腐败盛行,有心无力,一个不小心容易玩崩。

  至二月初,朱敦汉终于等来了回京的消息。

  正待他收拾一番准备返京时,林如海则请求他帮忙。

  “小事尔!”朱敦汉轻笑着:“贵府且放心,这大明没几个不长眼敢冒犯本王的。”

  这般,在二月初十,两支船队就从扬州北上。

  之所以不坐火车,实因为火车太憋屈,不及船只半分舒服,在不急着赶路的情况下,水路是最方便的。

  朱敦汉虽然对林黛玉心生亲近,但却恪守规矩,不敢有丝毫的逾矩。

  在这个封建王朝时期,虽然理学被秦学压过,但不代表三纲五常没落了,这是贯穿儒家社会的基石,思想上依旧保守。

  春暖花开之际,实乃运河初化,两岸边依稀能看到凿冰的痕迹。

  到了沧州,更是停歇数天,待三月一日开漕节过后,才可北上。

  每年的漕运封冻期长达两个月,北方更是达三四个月。

  “到通州了!”

  一声呐喊,闷在船中大半月的林黛玉也不由得走出仓,看着热闹非凡的通州码头,一时间颇为感慨。

  拿着荷花手绢遮着额头,入目即是半袒胸膛的工人们扛货物的场景,端是叫挥汗如雨。

  “怎么衣裳也没穿呢!”雪雁忙扭过头,撑开了纸扇挡在身前。

  林黛玉小脸微红:“雪雁,这就是穷人吧?”

  “连衣裳都没得穿。”

  这时,舒王府过来一个老妈子:

  “林小姐,通州到京城只有几十里,一两个小时就能到了,得提前收拾东西了!”

  “知道了!多谢妈妈!”林黛玉轻声应下。

  她瞥了下旁边的那艘船,甲板上一俊俏男子迎风而立,衣摆飘飘,好似书中的风流人物。

  也没扬州那般可怕了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rguan.cc。红人馆手机版:https://m.hrguan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